為320KW光伏逆變器提供BASiC基本股份(BASiC Semiconductor)全國產SiC碳化硅功率器件(MOSFET+SBD+隔離器驅動+隔離供電)的飛跨電容三電平BOOST MPPT方案
在1500V大組串光伏逆變器中,飛跨電容三電平BOOST電路通過降低器件應力、優化開關損耗、提升波形質量和動態響應,顯著增強了MPPT效率和系統可靠性,是高壓、高功率密度光伏系統的理想選擇。盡管存在控制復雜性和電容設計挑戰,但其綜合優勢在高電壓場景下仍具有不可替代性。國產SiC碳化硅功率器件(如BASiC基本股份)已經逐步成熟,全面取代老舊IGBT模塊的解決方案。
1. 系統架構設計
拓撲結構:采用飛跨電容三電平BOOST電路,降低開關器件電壓應力,提升效率。
主開關管:SiC MOSFET B3M013C120Z(2個,分別作為高、低邊開關)。
續流二極管:SiC二極管 B3D80120H2(零反向恢復損耗,適用于高頻續流)。
飛跨電容:選用低ESR薄膜電容(如100μF/630V,平衡中點電壓)。
Boost電感:定制鐵硅鋁磁芯電感(電感值約200μH,電流紋波<10%)。
輸出電容:電解電容+薄膜電容組合(總容值≥2mF,抑制母線電壓紋波)。
2. 關鍵參數計算
輸入/輸出電壓:
光伏陣列MPPT范圍:250-800VDC(假設單串最大功率點電壓)。
母線輸出電壓:1500VDC(滿足三電平逆變需求)。
開關頻率:50kHz(權衡效率與EMI)。
電感設計:
L=ΔI?fswVin?D=0.1?400A?50kHz800V?0.5≈200μH
功率器件選型驗證:
MOSFET電流應力:Irms=400A×D=283A(需并聯2個B3M013C120Z,單管176A@25°C)。
二極管電流應力:Iavg=400A×(1?D)=200A(需并聯2個B3D80120H2,單管108A@135°C)。
3. 驅動與保護電路
隔離驅動IC:BTD5350MCWR(SOW-8封裝,5000Vrms隔離)。
高邊驅動配置:隔離電源供電(如BTP1521P +變壓器)。
米勒鉗位功能:連接CLAMP引腳至MOSFET源極,抑制誤導通。
保護功能:
過流保護:霍爾傳感器檢測電感電流,觸發驅動IC關斷。
飛跨電容電壓平衡:采用電壓采樣+PI控制,動態調整占空比。
4. 控制策略
MPPT算法:增量電導法(動態響應快,適應光照變化)。
三電平PWM生成:
載波移相調制(PS-PWM),降低諧波。
飛跨電容電壓閉環控制,確保中點電壓穩定在750V。
軟啟動:逐步提升占空比,避免浪涌電流。
5. 熱管理與EMI設計
散熱設計:
MOSFET功率損耗:Ploss=Irms2?RDS(on)+Esw?fsw≈1.2kW(需液冷散熱,結溫≤150°C)。
二極管損耗:Pdiode=VF?Iavg≈2.5kW(強制風冷+銅基板)。
EMI優化:
PCB布局:高低壓分區,減少環路面積。
輸入/輸出端加裝共模電感和X2Y電容。
6. 方案優勢
高效率:SiC器件+高頻三電平拓撲,整機效率≥98.5%。
高功率密度:緊湊設計,功率密度>1kW/kg。
高可靠性:隔離驅動+飛跨電容電壓平衡,確保長期穩定運行。
7. 驗證與測試
仿真驗證:PLECS仿真開關波形、損耗及熱分布。
樣機測試:
滿載320KW效率測試(需滿足98%以上)。
飛跨電容電壓波動<5%(動態負載階躍測試)。
EMI測試符合CISPR 11 Class A標準。
內容來源:320KW光伏逆變器全國產碳化硅飛跨電容三電平MPPT方案